
关于泰宁春节的日记?
春节是中华大地各民族共有的一个节日,是个民族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然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过春节的习俗就各不相同了。
泰宁的春节时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这天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来一次大扫除,特别是厨房,说要迎接天上的灶神爷下界,让让他上天时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些好话,来年能饱食无忧。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晚是民间尽早神的日子。农户家将灶神像贴在厨房灶台上的那面墙上。灶神像上有一对对联,写着“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那天晚上,每个人都要在灶神像面前点燃一对蜡烛,三支香,放上一杯酒,二杯茶,然后放上一盘水果、糖、饼干等六中或十二种果品。接下来一家老小在长辈的带领下恭恭敬敬的向灶神鞠三次躬。睡觉前,把一盅酒,二杯茶洒在造神像前地上,将一些贡品放在灶神像面前的桌上。
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后,人们一边忙着打扫房间,一边忙着备年货。做年糕、炒花生、瓜子糍粑酥、做糖豆等。晚餐中一定要放上年糕,预示孩子快快长高,家庭步步高升;其次要有鱼预示来年有余。吃饭之前一定要放一串鞭炮,表示平安辞旧岁。更有趣的是家中的灶火一直保存着到新年,意思是炊烟不断香火旺。
正月初一这天,老老少少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吃过早饭后,大家都去逛庙会。这一天,大家只能吃素食,不能吃荤,表明自己对佛祖的真诚之心,祈求佛祖保佑新年里一家老小平平安安。
初二这天,是出家之女携带夫婿回娘家拜年。
初三以后的日子里,姑表亲等各方亲戚互相拜年。平时亲戚们忙着农活,没有时间走动,在这个时候,串门走走叙亲情。晚辈去拜年都得带一包糖,预示新的一年过得甜甜蜜蜜,而长辈都会给晚辈压岁钱,预祝晚辈健康平安。
正月十五是元宵闹花灯。闹完花灯以后,春节也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