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1. 西游记四大美食?
  2. 《西游记》里有哪些美食?

西游记四大美食

《西游记》中的美食,那可太多了,按照出场顺序说起。

第一美食,孙悟空被玉帝安排去看守蟠桃园,院子里脸盆那么大的蟠桃光是看着孙悟空吃,就觉得垂涎三尺。特别是土地爷的讲解,什么,这棵树三千年一成熟,那棵树六千年一成熟,还有九千年一成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功效,不管是那种,只要普通人咬一口都能带来无穷无尽的效用,看得人口水直流。

之后就是孙悟空被抓,然后太上老君把他放进了炼丹炉,足足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人没炼死,反而炼出了一双火眼晶晶,更是将老君的丹药吃了个遍,原本仙丹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引起我们凡人的垂涎,关键孙悟空说了一句“跟花生米一样”,于是在我心里,从小就认定了仙丹是花生米的味道,加上各种神奇的功效,简直是诱人犯罪。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然后就是大闹天宫之后,孙悟空被压花果山,第三种美食登场了,没错,就是唐僧肉!师徒四人一路上为什么困难重重?中国有句古话,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唐僧肉这个长生不老的诱惑招摇过市,自然就引得各方妖魔前仆后继了。

这第四位的美食,相信大家应该也有印象,就是师徒四人途径万寿山五庄观时,两位道童奉命***摘下来招待他们的“人参果”了,长着一副小娃娃的外形,抛开神奇功效不说,就冲八戒那吃了还想吃的样子,就让人好奇不已了吧!

一个美食当属唐僧肉,师徒经历许多妖怪的阻挡,那些妖怪都是因为听说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增加仙力才具有诱惑力。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个是“人参果”应该可以算西游记里的美食之一,这种水果一万年才结30个,非常稀有,而且遇到土就会消失,也是非常有灵力的仙物,具有特殊功效。

第三个我觉得是蟠桃,王母娘娘最喜爱的水果 第四个是太上老君的仙丹

《西游记》里有哪些美食?

《西游记》中美食太多了,整体可以分成三大类。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
,西游记原著中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天庭佳果神仙玉露,整体走高大上闪瞎眼不食人间烟火之风。比如孙悟空欲离水帘洞拜师求道学本事时,猴子猴孙们给他践行捧来的食物

书中记载是“但见那:金丸珠弹,红绽黄肥。金丸珠弹腊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鲜龙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红。林檎碧实连枝献,枇杷缃苞带叶擎。兔头梨子鸡心枣,消渴除烦更解醒。香桃烂杏,美甘甘似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荫荫如脂酥膏酪。红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黄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现火晶珠;芋栗剖开,坚硬肉团金玛瑙。胡桃银杏可传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满盘盛,桔蔗柑橙盈案摆。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

后来的天宫蟠桃,龙肝凤髓,走的也都是这一挂。

第二类是师徒四人,漫漫取经路上的斋饭吃食。比起第一种,这些人间烟火之物,质朴刚健多了。但也许正因稀松平常,和我们平时餐桌上所见之物多有重合,反而更易引起读者的共振。

每次看二师兄大快朵颐地吞咽白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山药、芋头之类五谷杂粮常见时蔬,都能勾起壹周君的馋虫。好像这些寻常之物,也突然变得更加美味起来。

至于《西游记》中的第三类美食,其实只一种,它的诱惑力,却比前两者加起来还要重,那就是:唐僧肉!哪个过路妖精不想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说它是本书中最受欢迎的美食,绝对是实至名归。

《西游记》是第一个引进神仙***的文学作品,里面还有唐长老这样的高僧,有吃人不眨眼的妖魔鬼怪。但是没有人见过神仙和妖怪吃饭,但是罗贯中却是给出了答案。里面的饮食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神仙的长寿食品。现实生活的饮食加上作者的想象,仙人吃的自然是长生不老的美食。第五回西王母宴请众神仙吃饭,吃的是蟠桃,外形和人间并无二样,但却是“瑶池王母亲自栽培”,上千年才成熟一次,且“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成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曲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除了这个还有龙肝、凤髓,熊掌和猩唇,金丹之类(具体长啥样儿请参考人间食物加想象),喝的是仙酒,是什么味道呢?“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 玉液琼浆,香醪佳酿”。

二是人间饮食,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奇珍异位,比较接近渔樵、荒观野寺的,渔民的是:鲜鱼、鳖、红虾、芦笋、水菜、菱角、莲藕、慈菇这些;樵夫的是:香椿叶、竹笋山茶、紫红桃梅、甜梨酸枣。值得一提的是补充不少素菜斋席,这是以前的作品少有的。

三是妖魔鬼怪的吃食,一个共同点就是:吃人。但是不同的妖怪吃人还得不一样:比如双叉岭的虎精抓了唐僧和随从,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挖心,剁碎尸体,分给客人和众小妖;通天河的金鱼怪吃童男童女;琵琶精吃人肉馅的馍馍;盘丝洞的蜘蛛女怪则将人肉精细烹调…… 这些吃人故事其实影子应该是出自历史真实情况的,是对历史书中几千人吃人历史的浓缩和回光返照。《资治通鉴》里有不少记载“人吃人”的文字。“杀死弱以充食”“河东军无食,脯其尸而啖之” “市中卖人肉,斤值钱百,犬肉值五百”,这都明码标价了,十分残忍,大多数发生在天灾人祸饥寒交迫和战乱之时,所以罗贯中把这些惨无人道的事情付诸在妖怪形象上,让人痛恨。

要说美食,《西游记》算不上的,只是有它的特别之处。

文/ GSN

西游记高级料理----龙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龙的地位是非常尊崇的,他总是和***联系在一起,你看皇帝的椅子叫龙椅,皇帝的袍子叫龙袍,黄帝的后代叫龙子龙孙,就连皇帝高兴都得叫龙颜大悦,但是这个印象在西游记中被颠覆了。

西游记里面,龙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水生动物,不但海里有龙王,江河里有龙王,最搞笑的是在屋吉国里,一眼水井里居然也有景龙王,龙王比虾兵蟹将还不值钱一样

龙的数量极多,那它的地位也就相应不高。而且,他们还经常在那些大神先的宴席上去充当高级的食材,比如说西游记里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里面,蟠桃会上的菜品里龙干就赫然在列。在天宫也是一种高级料理……吴承恩要是在现在的时代写西游记的话,说不定有鲜龙刺身、龙肉天妇罗、龙肉寿司、龙拌饭、龙肉厚蛋烧……

原来,这是两种龙在人们心中打架的结果,其实按照原产国来划分,是有两种龙的,按照西游记里面的话说,就是真龙和业龙之分,所以真龙是中国上古以来的龙,神秘威猛,法力无边,地位尊贵,它是帝王的象征,另外一种呢是业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龙王。他的原产国是印度,它有个梵文名字,发音类似“那嘎”这个音。这个龙就是可以来做料理的龙品种

他的形容虽然也很威猛,并且力大无穷,但是地位是不高的,也不那么稀罕,在中国唐朝之前是没有龙王这个概念的,那个时候说到龙指的都是西游记里面所讲的那种真龙。到了后世,随着佛教在中国流传的日益广泛,这种地位不那么高的龙王才逐渐走进了中国的江河湖海,乃至于坑洼。因为都叫龙,所以在一般的老百姓里面,这两种龙就渐渐地混为一谈了。时至今日,人们所指的“龙”,就是那种威猛高大象征无上权力和荣光的龙。

想了解更多西游记冷知识?欢迎关注“琳琅智库”微信公众号,更有三十六计、曾国藩的大智慧等你来解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wyebd.com/post/667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