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都有哪些好吃的?
已经二十多天没出门,吃的虽然不缺,但做来做去,总还是觉得嘴里寡淡,少了许多滋味。
自然也就想起了在西安吃过的那些美食来了。
二十岁的年纪去西安,头一个吃的是肉夹馍。从内蒙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熬的两眼红通通的,出站时候两条腿都是麻的。一下火车,又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那种热是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们挤在一起挤出来的。人被推推搡搡往前走,找到了学校的牌子,继续推推搡搡,终于出了车站,才看到护城河里绿绿的水,水边矗立的古城墙,空气中终于透出了点儿兴奋劲儿来,这时候,才觉肚子饿了。
比我早来西安一年的哥们儿,先前就电话联系好要接我,我等了一会儿,没见来。直到我坐上了去学校的大巴,都一直没看见他,想着可能错过了,到了学校再联系吧。就在车子发动的那一刻,只见远远有个人冲着我们学校的车跑过来,单薄的身体套个宽大的白衬衫,正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我打开车窗朝他招手,喊着他的名字,车里的同学们都齐刷刷看向他,只见他满头大汗,喘着粗气,说他过来的公交堵车了,我俩没说几句话,司机就要出发,他从车窗外塞进来个肉夹馍,说:“路上吃!”
白吉馍腊汁肉
虽然后来在西安的几年里,吃了各种玲琅满目的西安小吃,但怎么说,肉夹馍一直在心里占着一席之地,美味虽谈不上,一饿的时候就老想。可惜,后来辗转各地,别的地方也能吃到,但都差那么点儿意思。
真正揭开西安美食大幕的,是西安的面无疑。
油泼面,biangbiang面,岐山臊子面,对于北方爱吃面的人来说,来西安算是来对地方了。面的特色做法是一方面,但要说最经典的,也是和其他地方面食味道区别开来的,其实是那盆儿油泼辣子。我去过的好多地方,去买了当地辣椒,用面馆师傅处问来的方法,都试过,总是出不来那个特殊的香辣味儿,而现在可以买到罐装的辣椒油,味道接近,也还是不如现泼出来的香。那个香气,很醇厚,不尖锐。是一种地道的朴实的辣味儿。爱吃的恨不得一碗面里,每吃一根面条配上一口油泼辣子。
油泼辣子
油泼面
作为一个从小不吃辣椒的人,我本来对这东西没这么上头,可谁让我当初去西安上大学那么好运,就能撞到个皮肤白白净净,眼睛大大的西安女生——我丝毫看不出来她那么能吃辣,说一定要带着我吃遍西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呢?
那时她跟我说的最多的,是西安的糊辣汤,牛肉丸子配上胡萝卜丁和包菜丁,裹夹着淀粉在一口大锅里呼***地滚着,来上一碗,热气腾腾,放一层辣子油,是西安的经典早餐之一。
早点:糊辣汤配肉夹馍,冰峰汽水
学校食堂的饭,杂糅了各地的口味,她一心要带我去吃地道的西安小吃,让我这个外地人不枉来一趟西安,我们去了当时最热闹的回民街,从街首一路吃到街尾,奈何她是眼睛大,胃口小,我呢,当时瘦的像一根电线杆子,自然也吃不多,但那一天,嘻嘻哈哈飞快地就过去了,回学校的小巴车上,我们挨坐在一起,脸上还带着笑,但谁也不说话。车子再次穿过泛着金光的护城河,穿过高大的城墙,慢慢驶进了山里,我看到外面飞速晃过的晚霞飞上了她的脸颊,美极了。
现在我家的饭桌上,总是会放一罐油泼辣子,因为她无辣不欢,总还是吃不惯内蒙这地方口味的寡淡。我虽然吃着家乡饭,想起那些曾经***过我味蕾的,曾经让我汗流满脸无比狼狈的辣来,也还是很期待。
“明天给我做油泼面吧!”她在睡前还不忘吃。
“好嘞,想吃啥随你!”
说到西安好吃的有很多,今天就介绍这5种美食与大家分享:有赵记绿豆饼、子午路张记的肉夹馍、咥一碗大块牛肉面、酸汤水饺、biangbiang面、赵记绿豆饼,看完后保证你想吃嘴馋。
1、张记肉夹馍
子午路张记的肉夹馍无论是从味觉,还是口感,还是颜值,亦或是性价比来说,都是最具性价比!俨然碾压其他字号的存在。馍的外面有点硬,有点脆,但里面的面超级软。
肉夹馍流出油很多,外面的垫纸会被浸透,但是吃起来却一点都不腻。咸淡刚好,真的是非常非常好吃。肉是煮的很烂很烂的那种,而且里面有汤汁,仿佛肉汁已经浸入到了每个肉质纤维的缝隙之中。
2、大块牛肉面
咥一碗大块牛肉面是一家餐馆,位于西安市,人均价格为14元,适宜朋友聚餐、休闲小憩、随便吃吃。咥一碗大块牛肉面,咥是陕西话,就是吃的意思,不过比吃霸气许多!
此家的面洁白如雪,宽如皮带,但是吃起来却软糯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啊!可算是在西安城里吃到的比较好吃的面条。
3、酸汤水饺
酸汤水饺以羊肉馅最受欢迎,贵在这个酸汤,馅儿大皮薄肉多,在西安的夜市卖得特别红火,论吃酸,人们想到山西,但秦不逊晋,论吃辣,人们想到湖南,但老陕“怕不辣”。
陕西人对酸辣的追求绝不亚于任何地方,所以酸汤水饺的酸辣味道稍重,吃一口,每一个毛孔都会往外冒汗,浑身舒展自在。
4、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的风味面食。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的特性,通常是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辣酸味十足。
5、赵记绿豆饼
西安美食最后主推这家深藏在钟楼小区里的赵记绿豆饼,绿豆饼分为不同馅的,有绿豆的、这家店里叫“原味饼”有山楂的、有芝麻的,当然主打是绿豆饼。
顾客总是应接不暇,因为每个老主顾一般都几十个的买,可见这家的绿豆饼做的多好!总之就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款美食。
西安给你印象最深的美食是什么?
作为本地土著,大家都推荐是泡馍,凉皮,肉夹馍之类的耳熟能详的东西。
我来说说一些农家饭,从小吃到大的。
首推:麻食,里面配菜丰盛,最好的麻食是手
茨出的小疙瘩。
其次是:浆水鱼鱼。用芹菜窝的酸菜浆水,面糊糊用一种漏斗撒下,型似蝌蚪,浇一勺辣油,夏季必吃。
最后是:槐花麦饭。现在槐花少了,吃不了这种饭了
肉夹馍是陕西(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区)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 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吉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还有凉皮,羊肉泡馍,燥子面,红烧肘子等等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
西安当然不只有肉夹馍,羊肉泡馍,还有各种大开眼界的美食,比如葫芦头泡馍,比如羊血饸饹。
葫芦头泡馍可不是葫芦,其实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似葫芦,因此叫葫芦头,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
吃时配以泡菜更是爽口,绝对是不能错过的风味小吃。
葫芦头也是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最爱。里面肥肠很多,不肥不腻。骨头汤很浓郁,粉丝和馍冒得很到位,馍很入味,粉丝不软不硬,味道没得挑!一个字~赞!
葫芦头泡馍不如牛羊肉泡馍普遍,其中翘楚的猪大肠无异味,手续繁杂。除了清洗外,需要经过焙烤,小火慢煮四五个小时,再晾干水分,与猪骨,整鸡合煮三小时始成。至此,汤浓而白似牛乳,大肠香软可口。葫芦头泡馍所用之饼乃半发面饼。
将滚开的汤浇在碗中,完全浸泡馍块,再用手勺扣住馍块,将碗中的汤沥回锅中,如此反复三五次,以馍热透,入味为度。
除此外,羊血饸饹也是让人惊艳。
西安的饸饹面,面是荞麦面与白面混合,面条比较细,很多都是用老式压杆式工具来压出面条,一般都放羊血,口味偏辣。陕西的饸饹:一黑,二红,又黑又红。荞面制作,颜色偏黑,因为是連皮一起磨了吃的。
这个东西跟榴莲,鱼腥草一般,真的是爱的人超爱,不喜欢的人甚至都要绕道而行。
我是陕西人,现在就在西安,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西安的美食很多,特别是小吃,数不胜数,也很有名。如果说菜系,陕西菜不和你们比,那是真心比不过,如果是面食和小吃,那我们陕西是真的谁都不服。我接下来举例
第一个就是羊肉泡牛肉煮
确切的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做法不同吃法也不同,在西安流行的叫牛肉煮,又名牛肉煮馍,用的饼是死面饼,过去吃牛肉煮,是需要食客自己掰饼子的。把饼子掰成小指指甲盖那么大,一般进店掌柜的都会问几个饼?一般都是两个饼,自己掰,根据食客掰的饼子,厨师就能知道这是老食客还是新食客,如果饼子掰的太大,会被厨师退回来从新掰。
羊肉泡在东府流传的比较多。一般以渭南这边羊肉泡最为有名,羊肉泡又名水盆,特别是冬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水盆,那一整天都不冷。水盆的饼是烧饼,发面饼,过去都是长条状,又称为牛舌饼,后来又出现了月牙饼,现在都是圆饼。
第二个就不用说了,肯定是三秦套餐
三秦套餐里就有两个驰名中外的小吃,肉夹馍和凉皮。
先说凉皮。是关中的销量最好的小吃之一,相传发明于秦始皇时期。凉皮又分为面皮和米皮,面皮一般关中人吃的多,材料是面粉经过水洗后蒸出来的,口感劲道,嚼起来有劲,米皮是汉中比较流行,是用粳米做的,口感“筋”、“薄”、“细”、“穰”。
接下来说肉夹馍。肉夹馍在西安又称为腊汁肉夹馍,相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韩国,后来秦国吞并韩国后做法流传到秦,加馍的白吉馍起源于咸阳,在西安有名的樊记肉夹馍,始创于1925年,创始人是樊凤祥父子。
为啥叫肉夹馍,这就有很多传说了,一种说法是和古汉语有关,原本肉夹馍叫肉夹于馍,因为老百姓不可能学习老夫子文绉绉的说话,于是乎就把于字给去掉了,直接叫肉夹馍。另一种说法是叫馍夹肉容易赔钱,因为陕西话的馍夹肉和没加肉的方言太难分,为了不赔钱就反过来叫肉夹馍。
第三个就是面食。
面食才是陕西最能拿出手的食品。过去不管去谁家,家里做饭的女人都有一手做面食的好手艺,特别是面条,不管是手擀面,扯面,臊子面,拉条子,麻食,老哇撒等那真是一绝了。至于做法就不一一列举了,真的是太多了,特别是蹲着吃面,那是陕西的一个风俗。
在陕西,能吃的太多了,就是我也不敢说把西安的面食小吃吃遍了。还有葫芦头,饺子宴,柿子饼,麻团,油糕,豆腐脑,油茶,煎饼等等,真是百吃不厌,越吃越想吃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