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旅游必去景点攻略?
去洛阳旅游必去的几个景点,不然你是就白来一趟!
1、去洛阳第一个要参观的就是洛阳博物馆了,俗话说得好,要想了解一个城市,首先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有着六十年的历史。参观完洛阳博物馆你真的会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是历史更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源。洛阳博物馆的门票是免费的,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9:00-17:00,看好时间去博物馆哦。
2、龙门石窟也是必须要去的地方,大家千万不要跟着节***日去,不然你只能看到人挨人,全是人头!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这个地方有些中国太多的历史,它在告诉着我们中国的故事!中国石窟的艺术创造能力真的是太让人震惊了。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太伟大了。龙门石窟是需要门票的,门票可以人工窗口购买或者微信扫码购买学生证购票50元,不是很贵哦。开放时间是每天的8.00-17.00。
3、洛阳的白马寺是很出名的!而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寺院,主要景点有建筑,佛殿,钟鼓楼,藏经阁,各个东南亚国家的佛殿,风格独特。建议大家最好跟着导游一起,请导游讲解一下,不然进去之后其实什么都看不懂啦!学生票的价格是17.5。很便宜啦!比龙门石窟便宜,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景区一年四季都有人去,不过夏天太热了,夏天就不要去了,春天秋天冬天都可以去。
4、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大家也要去参观!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建筑,一个是佛堂,一个是议政大殿,建筑物是在遗址上重建的,里面富丽堂皇,辉煌无比,每一层都值得仔细观看,非常值得一去,你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朝代的繁盛。里面还有表演可以观看,带你回味历史。学生票是60,60块钱就可以看到富丽堂皇的盛世景象简直太值了。
5、洛阳古墓公园,古墓公园主要分为地上跟地下两部分,里面古墓都是比较具有特色,壁画也会然人觉得惊叹,地下古墓相对地上比较冷,不过可以看到这么精彩的历史文化简直是赚到了。门票是免费的哦,但是进去时候需要把鞋子套上鞋套,避免弄脏地板,以及防滑,鞋套好像就几块钱吧。这个大家都可以接受吧!开放时间是9.00-17.00。
6、丽景门是洛阳最典型的城门,隋唐时期开始建立,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里面各种各样的吃的,让你吃的饱饱的,特别是晚上时候,人潮拥挤, 热闹非凡。不上城门则免费,开放时间分夏季和冬季,夏季是8:00-21:00,冬季是8:00-18:30。
洛阳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1.龙门石窟
2.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3.白云山风景区
4.白马寺
5.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6.河南汝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7.洛阳国际牡丹园
8.洛阳关林景区
9.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10.重渡沟景区
洛阳景点排名?
1.龙门石窟 AAAAA
3.洛阳白云山 AAAAA
4.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AAAAA
5.洛阳老城!
6.洛阳白马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十大景区?
第一龙门石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第二白马寺,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关林,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四洛阳博物馆,仅次于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文化圣地,号称东方罗浮宫,镇馆之宝世所罕见。
第五古墓博物馆。亲临现场,观察汉魏洛阳帝陵
第六洛邑古城。近年突然窜红,属于世俗大众化场所,可玩性高。
第七应天门。虽然是新建的,但是气势却震撼人心。
第八是白园,就是白居易的墓地,喜欢白居易诗词的可以看看
第九是小浪底。自然风光一般,主要是大坝
第十是王城公园。
其实,后面几个,排名不分先后。
洛阳代表景点?
洛阳代表景点就是丽景门和龙门石窟。
因为在洛阳市景点比较多,比如5A的就有好几个,龙门石窟,龙潭峡大峡谷,老君山,鸡冠洞等。这什么说龙门石窟和丽景门是代表景点呢。
首先龙门石窟是世界级的景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其次丽景门景区在洛阳比较受推崇,有“不去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说法
洛阳景点介绍?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景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上,石窟密布于伊河东西(俗称东山,西山)两山的峭壁上,顺山势绵延长达一公里,有***000余尊佛像,最高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高达17.14米,最有的仅有2厘米,栩栩如生,蔚为壮观。
景区开放时间 08:00-18:30,停止售票时间17:30
门票价格 全票价90元人民币; 70周岁以上老人,身高1.2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离休干部、记者免门票; 12周岁以上在校生和教师门票半价。
洛阳的景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洛阳老街。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经历了多个朝代,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断续营造达500余年之久,共有***000余尊佛像。以伊河为界,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西山石窟开凿北朝和隋唐时期,而东山石窟多是唐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