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出你最爱吃的家乡特色美食,还有是怎么做的?
饺子,我们这饺子不是半月形,是方形饺子皮包成猫耳朵状,加上猪肉韮菜馅,小时候物质匮乏,吃顿饺子就是奢望。每逢佳节,亲人团聚,总要包一顿饺子吃。现在每逢吃饺子,总有回家的感觉。
[阳城烧肝]:用料①猪肝②和猪肝等量的剥开的蒜③粗淀粉④鸡蛋一枚⑤油⑥花油。 做法❶将猪肝和蒜在绞肉机里绞成泥❷淀粉碾细❸将鸡蛋和淀粉倒入肉泥中搅拌❹取适量拌好的泥用花油裹住滚成圆柱❺下油锅炸至花油粘合❻蒸一个小时❼自然晾干。 注意⑴猪肝按食用量取量吃多少做多少⑵花油跟据长短粗细重量而选⑶此食品只在冬天做⑷不可在高温下存放,不可冷冻。 吃法当要食用时拿出一根切成片状油炸。蘸醋吃
不知道有人听说过‘米豆腐‘’’没有,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美食叫米豆腐,吃起来爽滑细腻,清香扑鼻,是我最喜欢的家乡特色小吃之一。
米豆腐,顾名思义是大米做的,样子很像豆腐,首先把大米用水泡八个小时以上,我们一般是泡一晚上,泡好了再用我们那里独有的石磨磨成米浆,磨的时候要有耐心,一小点一小点的磨,这样磨出来的米浆才细腻,好东西都是精工细作的。磨好的米浆用一口大铁锅熬,火不能太大,熬的过程需要不停的搅拌,防止沾锅,接下来重点来了,熬至七八成熟的时候,要添加事先准备好的生石灰水,一定要没有泡发过的生石灰,不是石灰粉,这里需要现泡现用,否则就成不了米豆腐,只能是一锅熬熟的米浆,生石灰是石灰岩用火煅烧出来的,成块状,质量很轻的是最好的。加了生石灰水的米浆会慢慢变黄,晶莹剔透,看起来十分诱人,还要注意的是,虽然是米浆,但是很难熟透,所以熬的时间尽量长一点,保证熟透才好,不熟透的不好吃,熬熟以后等它冷却了就变成米豆腐了。要吃的时候切一块,用沸水煮两三分钟,放入自己喜欢的调料,或者煮一点臊子,一道美味就诞生了。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滨海小城威海,我最爱吃的家乡美食是鲅鱼饺子、鱼锅饼子。
鲅鱼饺子的做法是将鲅鱼清洗干净,洗去血水,扒掉鱼皮,去掉鱼骨,只留鱼肉备用,鱼肉切小块后,开始剁,剁鱼肉的时候要分多次一点点往里面加水,翻转鱼肉接着剁,剁均匀直到鱼肉剁成泥,非常有弹性。接着调馅:加入一点料酒,加入适量生抽,顺一个方向不断搅拌均匀,加入五勺花生油(家里的那种调羹)和一勺香油,搅拌均匀,鲅鱼饺子是胶东的风味特产,煮出来的饺子,晶薄剔透的皮内,饱含着白绿相间的肉蛋,像裹着一层薄皮的大鱼丸子。咬一口鲜嫩清新,香而不腻,仿佛有鲜汤香汁要从口角边流出,回味无穷。
鱼锅饼子,顾名思义就是在做鱼的锅里烙饼,这饼子在威海有一个独特的名字——“粑粑”,粑粑可不是普通的饼,它是用玉米面和豆面按照3:1的比例调制而成的。鱼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新鲜,种类则很多,大鲅鱼、带鱼、鲈鱼、黄花鱼、小杂鱼等等,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口味选择,虽然不同的鱼口感不同,但做出来的鱼锅饼子都保准好吃。材料配齐了,还差一个关键“角色”,那就是一口铁锅,要想保证鱼锅饼子能做出地道的渔家味,铁锅是必不可少的。这大铁锅绝对是鱼锅饼子的标配,铁锅下面烧着旺盛的柴火。锅里倒油,烧热之后用葱姜蒜爆锅,再搁上面酱、料酒、老醋、盐、大料、花椒等作料,添水后将鱼推入锅内,也有“独家秘笈”是倒入高汤,伴随着“兹拉兹拉”的响声,浓郁的鲜香扑面而来。鱼下锅之后,就开始“烀粑粑”,也就是做饼子的意思。等锅壁烧得滚烫,把玉米面在手里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啪”地一声贴在铁锅上,从团倒贴一气呵成,围着锅底的鱼满满当当地贴上一圈玉米饼子,那场面相当壮观。
没有复杂的烹饪手法,没有奢侈高档的食材,看似平淡无奇的做法,却构成了威海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味道。以上就是来自我家乡的美食,欢迎大家来威海品尝哦。
我的家乡广西有很多特色菜,其中白切土鸡是壮乡十大特色菜之一,人常食不厌,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制作方法:
原材料***用农家放养在山间,果园中白天吃虫子、玉米、稻谷、土生土长的土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茸、花生油、香菜、酱油等调制而成。
营养价值:
增强体力、强壮身体、
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美食,你最喜欢吃什么?
中国作为美食大国,其地位自封其二,基本无人敢称第一!
中国有八大菜系,分别为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而作为地道的潮汕人,个人喜欢粤菜、川菜和浙菜,比较符合个人的口味。当然,八种菜系都有独特的特色,不存在高低之分,是有个人爱好的区别。
一、粤菜,我喜欢闲适的早茶
作为地道广东人,当然对于粤菜的喜爱是深入骨髓的。
粤菜比较重质和味,配料种类多而精致。单单粤式早茶的品类来说,包类有叉烧、莲蓉、豆沙、流沙等,饺类又分为虾饺、菜饺等等,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当然,粤菜早点虽然多如牛毛,但其产品精致程度也是可圈可点的。
周末时分,约几个亲朋好友去吃粤式早点,吃吃虾饺喝喝茶,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2.川菜,味蕾的极致体验
说到川菜,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川味火锅了。不同于粤式的清汤火锅,川味火锅更讲究的是辣、是麻、是味蕾的极致体验。
作为地道广东人,从小到大火锅以为主,清鲜又美味。而第一次尝试川味火锅时,真是觉得又爽又***,爽的是极致的味蕾体验让你越吃越嗨(广东人不会吃辣),***的是辣的你灵魂出窍,生死之间,命悬一线。
口感酥脆的鸭肠和牛肚、又香又辣的麻辣牛肉、鲜香的虾滑,配上麻辣鲜香的蘸料,想想都是口水直流🤤
3.浙菜,优雅而舒适
浙菜可能不及粤菜、川菜给我比较好的味蕾体验,但一直给我的印象是最好的。
浙菜主要是选料精细,擅长炒、炸、烩、熘、蒸等烹饪方式,注重食物本味和形态精巧。
像名传千里的东坡肉、龙井虾仁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浙式招牌菜。精巧的形态搭配优雅的环境,给人一种无比舒适的一体体验,再加上口味比较适中,也许这就是我喜欢浙菜的因素吧!
无论是八大菜系的哪一种,都无疑能代表着中国的美食,至于每个人所喜爱的菜系,基本是见仁见智的,由个人口味和喜好所决定的。而作为地道的潮汕人,粤菜、川菜、浙菜比较适合我的口味,你们也一样吗😁
说起特色美食,我的家乡福州这里就非常多。福州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留下来的各种风味小吃数不胜数,又是闽菜的发源地,所以要说福州的美食那是真的多。
今天我就给你介绍我们福州著名的小吃锅边糊,这个锅边糊是我们福州早餐常见的一道小吃,当然也是我最爱吃的。
锅边糊,取材自米浆、海蛎、花蛤、蛏干、熟鱼干、葱花、香菇等,配以油条、海蛎饼、芋粿、馒头等配食,当地人都把它们当成早餐佳品,如果能够配上油条,那么真的是绝佳的搭配美味。
在我们福州,很多人搬新家,都要做锅边糊。很多喜庆的日子,福州人都会煮上一锅锅边糊。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迷恋锅边糊的原因。可能从小吃到大已经离不开它了。
当然,我们福州还有很多好吃的风味小吃。比如捞化、光饼、鱼丸、肉燕等等,锅边糊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是锅边糊吃不腻,可以说百吃不厌。